1)第238章 联谊会_四合院:我边做科研边吃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这三个名字,高振东是用的前世经典起名法。

  ——女出《诗经》,男出《离骚》。

  为了显得正经,他用的《离骚》,甚至是他和娄晓娥一起从潘家园淘回来的古籍善本。

  《离骚》真是太好用了,还没翻几页,高振东就找到了好几个名字,一个代表超规格的期望,一个是真诚的祝福,一個是做人的准绳。

  三个就够了,再多,王德柱恐怕就要犯选择恐惧症了。

  王德柱很郑重的把纸条收在上衣左上口袋里,这里是最靠近心脏的地方,在那个年代,人们习惯把重要的轻薄物品放在这个位置。

  不过也不是谁都能放东西到这个位置,“四个兜”,这种衣服一般是干部在穿,或者是普通人在有要事的时候借来穿一穿,比如高振东刚到四合院的时候,傻柱相亲就借了这么一身儿。

  这个倒不是因为穿衣服都要分个三六九等,新社会了,没这说法。

  而是因为四个兜贵啊,兜越多,就越费布,可别说用边角料来做,边角料也是有用的,少做几个兜,一双鞋垫或者鞋底子不就出来了。

  王德柱戳了戳儿子的胖脸,有高振东帮忙,601长得白白胖胖的,边戳边笑道:“王成言,你有名字咯,高叔叔给你起的,好不好听?”

  601,不,小成言“咿咿呀呀”的叫着,对着他爹和高振东挥着手,仿佛很喜欢这个名字。

  冬日的阳光照在成言的脸上,与他口齿不清的叫声和做饭的切菜声混在一起,显得一切都很美好。

  万月芹听着自己儿子的名字,也笑眯眯的,老排长虽然是搞理工科的,可是起名字比自己这个语文老师还要好呢。

  吃饭的时候,高振东提起了放映员名额的事情,王德柱没兄弟,万月芹有兄弟也行啊,如果都没有,那再考虑别人。

  王德柱和万月芹面面相觑,高振东这个手笔不可谓不大,大型企业的正式职工,还是放映员,放哪儿都是要抢破头的差事。

  不过王德柱没兄弟,万月芹的兄弟也是有工作的,一时之间还真用不上。

  不过王德柱却想起了一个人。

  “老排长,你还别说,这事儿来得正好,有个人还真合适。”

  “谁?”听王德柱这语气,这个人应该自己也认识。

  “连里的文书,谢建业,你记得不?”

  高振东道:“肯定记得啊,你不是说他回家那边去了么?”

  连里的文书,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一个人,不是因为刻板印象,而是长得五大三粗的一开始就被作为精锐战士培养了。

  作为连里的官方文化人儿,经常帮战友们写信读信,人缘很好,和高振东关系也好,作为连里为数不多的几位文化人,两人一向很谈得来。

  不过别看他岗位是文化人,长得也像文化人,上了战场,一样杀人是不眨眼的那种,手底下也有敌人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