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34章 给赤剑73整个双胞胎哥哥_四合院:我边做科研边吃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一发152炮弹贵,就算丧心病狂一点,拿来打人,炸死一个够本,其余的都是纯赚。

  有意思的是,不少反坦克导弹的首发战果,都不是打坦克,而是打人或者工事。

  比如高卢鸡的AS.11,又比如我们的赤剑-73。

  赤剑-73第一个战果是在85年,两山轮战的时候打出来的,4发弹斩首敌前线指挥所,敌人营连级以下指挥人员17人被一波带走,血赚!

  改成那个著名的脑筋急转弯题目的话,那就是树上17个猴,4块石头砸过去,还剩几个猴。

  二是全系统重量轻体积小,便携性和适装性好,虽然没有发射筒,但是恰好因为这样,哪儿哪儿都能用。

  说起来,发射筒那玩意,放在现在也是个高科技,赤剑-8的研制,就没少在发射筒上吃亏,比如发射导弹需要的高低压发生器、发射筒的可靠后抛等等。

  还是简单点好,没有发射筒一样可以风里来雨里去,大不了平时不装弹就行。

  就算暂时因为传感器问题,搞不出红外测角、瞄准线半自动指令制导的赤剑-73后期型号,但是只要能搞出和赤剑-73基本型战技性能相当的弹,放在这个年代,那就是妥妥的坦克克星。

  高卢鸡,要不,你们再买点儿?专打坦克的好货哟

  想到这里,高振东在脑袋里拍了板,干了!赤剑-73需要的所有技术,要么SS.11上有,要么自己脑袋里有!

  给赤剑-73整个双胞胎大哥先。

  这个时候,会议也进入到了讨论的阶段,总体来说,意见都倾向于在SS.11的基础上仿制。

  至于改进就说不上了,实际上在那个时候,仿制的东西大部分都达不到原版的性能,一般来说只是在人机功效、本地化使用、勤务性能上有所提升,但是在核心性能上,能有进步的仿制项目不多。

  仿制SS.11,这也不能说大家眼光不好,毕竟SS.11的纸面性能还是很好的,没有较大批量的打实弹,谁也不知道这东西背后居然有那么大一个坑。

  轮到高振东发言了,防工委领导和一些认识的人带着一点期待的看着高振东,想看看这门名气越来越大的“大炮”能说出点儿什么干货来。

  高振东第一句话,就语惊四座:“这个弹不行!”

  众人闻言,无不侧目而视,随即窃窃私语。

  “果然是高大炮,说话就是狂。”

  “也不一定,人家是真有本事,也许在他看来,这东西有什么硬伤。”

  “这个东西谁都没做过,他哪儿来的底气?”

  “就是就是,要是看看外形就能断定行不行,那还要我们干什么。”

  不过与其他人不同的是,防工委领导听见这句话,瞬间就来了精神。

  高大炮这个人,从来不放空炮,而且一向是有理有据的,从他以前参加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