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54章 阴谋家和名将的第一次相遇_这个大宋不一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狄青来了,和杏花、王贺二人一起洒扫庭院。

  李献早饭后照例出去溜达。

  附近的人总是能在几个固定时间看到他在第一座桥上,负着手,看着悠悠的蔡河,不知是发呆还是在想些什么。

  “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,你这是想做个智者?”王曾缓缓走上来。

  “你不觉着站在桥头之上,清风从水面拂来,那种感觉神仙都不换吗?”李献示意他站过来,一起感受。

  王曾和他并肩而立,良久叹息,“果真是心旷神怡。不过老夫满脑子都是事,无法静下心来。见你如此淡定,老夫也就放心了。”

  “怎么,有人担心我会顺势介入朝堂?”李献想龇牙,但担心吓到老王。

  “你此次先静后动,就在所有人以为你是色厉内荏时,一举镇压住了那些商人。手段灵动,且狠辣。朝堂是个讲规矩的地方,有些人担心你这等怪物闯进去,会带来许多变数。”

  王曾看着这个年轻人,“说实话,老夫希望你能进去。”

  “和进朝堂相比,我更愿在那些士大夫眼中的烂泥市井中厮混。王公,每日站在此处,我就觉得自己还活着。”

  李献深吸一口气,脸上露出了真诚的惬意。

  “那么,朝堂在你眼中是什么?”王曾问道。

  李献几乎没想,“烂泥塘,臭水沟。”

  王曾苦笑,“太后曾说你定远侯不愿进朝堂,是清高。老夫不信,如今看来,你不是清高,而是看不起我等宰辅。”

  “王公,我看到的是远方,而他们看到的是眼前的苟且,是当下的利益。我若是进了朝堂,会忍不住和他们发生冲突。我极力婉拒,便是不想如此。但……”李献突然自嘲一笑,“谁知道呢?”

  赵祯介入朝政的程度越深,李献掺合的程度也就越深。

  如此,他和宰辅重臣们的矛盾也就会越来越多。

  “你看到了多远?”王曾问道。

  河风吹动李献的衣袂,一艘漕船从桥下驶过,他开口,“我看到了金戈铁马,家国沉沦。”

  “你还会算命?”王曾把这话当做是玩笑,“上次你说过大宋还有百年运,百年后呢?”

  “苟且偷生。”李献想到了杭州的暖风。

  “苟且偷生之后呢?”王曾看到随从过来,似乎是有事。

  “神州陆沉。”异族杀进中原,从此,腥膻遍地。直至那位和尚把僧衣丢掉,穿上甲衣,带着那些好男儿们举起钢刀,驱逐鞑虏,再造中华。

  “老夫有事,先走了。”

  王曾往下走几步,突然心有所感,回头就见李献站在那里,轻声吟哦。

  “云从龙,风从虎,功名利禄尘与土。”

  这词……王曾一怔。

  “望神州,百姓苦,千里沃土皆荒芜。”

  “手持钢刀九十九,杀尽胡儿方罢手。我本堂堂男子汉,何为鞑虏作马牛。”

  王曾上了马,莞尔道:“大宋好端端的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