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47章 长子出生_这个大宋不一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247章长子出生

  击败王艾后,李献发现整个镇远城的气氛变了。

  每个人的眼中仿佛都多了光。

  山顶上的镇远城在渐渐成型,山谷中,端献族的人甚至开始询问自己的孩子能否进学堂。

  “能!”

  李献很肯定的对梁沫说道:“只要认可镇远城,都能入学。”

  每个人都知晓,读书对自己的孩子意味着什么。但哪怕是在大宋,不是你想读书就能读的。

  第一个困难是钱粮,你得有钱,先生的束脩,衣裳,书籍,文房四宝的损耗……这些都不是小数目。

  有了钱,你还得找到门路读书。官学不是谁都能进的。

  官学进不去,还有私塾。私塾的收费就不提了,最大的问题是数量太少。若是普通人也去求学,门槛都能被踩破了。

  最关键的是,伱还得寻到一个好先生。

 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,读书就是个难于上青天的事儿。

  但镇远城不同。

  束脩不用交,仁慈的巨子会自掏腰包养着那些先生。

  学生在学里每日还能混一顿吃的,也不用交钱。

  文房四宝也是学里免费提供的。

  也就是说,你把娃送去,巨子会还你一个学业有成的孩子。在这个时代,堪称是的不可思议。

  “巨子便是万家生佛啊!”

  李献走过一处端献族的聚集地,十余人跪地磕头,虔诚的就如同是膜拜神灵。

  “不用交钱便能读书,端献族越发心向巨子了。”文彦博笑道,心想梁沫倒是聪明,如今也很少召集人议事。

  “不过巨子不担心这些人以后成为大宋之敌吗?”韩琦却有些不同看法,他担心这些异族此后学业有成会为异族效力。

  “稚圭,你可知晓有多少大宋士子在为李氏和北辽效力?”李献问道。

  韩琦一怔,这个他还真不知道,“不知。”

  李献想到了后来参与了谋划好水川之战的张元。击败韩琦后,张元还题诗一首。

  ——夏竦何曾耸,韩琦未足奇。满川龙虎辇,犹自说兵机。

  “多不胜数。”李献摇头,“以后会不会出现墨学弟子为异族效力?我看会。既然如此,何必遮掩?”

  文彦博笑道:“不过我墨学最犀利的不是学问,而是学以致用。唯有在镇远城方能一展手脚。去了李氏或是去了北辽,满肚子学识却只能望洋兴叹。”

  工坊建立起来后,李献几番指点,令出铁量和品质大幅上升。随即,李献再度出手,指点工坊出产了些铁器,比如说铁锅……

  李献令人接掌了哈维的商道,那些铁器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各处,据闻最远已经贩卖到了兴州,兴许李德明的厨房里用的都是镇远城出产的铁锅和锅铲。

  核心圈子的人都知晓,镇远城最核心的不是墨学,而是巨子。没有巨子的几番指点,镇远城也无法走到今日。

  文彦博才华出众,年轻时曾意气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