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42章 墨家的另一条路_这个大宋不一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242章墨家的另一条路

  大战之后,镇远城就忙碌了起来,收拢俘虏,清点收获,随后建城,开辟田地……

  俘虏太多,李献把他们编为几组,一组建城,一组垦荒,一组打杂。

  工坊已经建起来了,为了搞到工匠,李献不惜用数百俘虏和西北某位将领交换。

  随后,西北一批工匠就被军中征募了,没多久,全家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  当工坊的烟囱冒出第一缕烟时,李献激动的像是个孩子。

  “这是属于我的,属于我们的工坊!”李献仿佛嗅到了后世工业污染的味儿。

  在汴京,他要做什么都得上面点头,且还有无数人在盯着他,这不许那不许,活生生能把人憋死。

  第一炉铁出来时,李献就守在边上,不顾高温亲自出手搅拌。

  当第一把镇远城自己出产的长刀摆在他的面前时,李献看向了兴州方向。

  李德明不会坐视他发展,但草创之初,镇远城的密谍系统并未建立,只能用斥候来打探消息。

  唯一让李献感到安慰是吕夷简最近没工夫管这边,缴获的钱财送去西北,换来了镇远城急需的各种物资。

  学校早工坊一步建好了,最好的材料,最好的匠人打造,从汴京跟来的墨学弟子们渐渐转为先生,或是出仕,或是从军。

  在镇远城从军不丢人,巨子亲自带头操练,而且说了,镇远城的将士无须刺字。

  狄青面上有刺字,文彦博让他去掉,还找了好手,但狄青却断然拒绝,文彦博诧异问他为何,狄青说……

  “老子长得太俊美,若是没了刺字,从此出门怕是不得安宁。”

  文彦博为之绝倒。

  李献没工夫管他们的官司,随着秋色来临,苏唯的肚皮越来越大,大得令李献每日提心吊胆。

  他想让丈人一家子迁来镇远城,但去信后,丈人拒绝,说不舍汴京。

  苏成的意思李献明白,他依旧期待着李献回归的那一天。

  回归对于李献来说不是问题,但回去作甚。

  回去继续和士大夫们扯皮,被他们拽入泥沼中,被他们用最擅长的方式围殴?

  梁沫来寻李献,说族里不少人有些茫然,不知自己属于大宋还是何处。

  这里便要提及定远城尴尬的处境了。

  李献带着墨家子弟出大宋,在所有人的眼中便是逃亡。

  被儒家追杀的墨家逃到了大宋之外,以后是效忠大宋,还是效忠谁?

  这是个很微妙的问题。

  文彦博也寻李献说过此事。

  “巨子,此等事不好再拖了,否则人心散了,不好带。”

  李献犹豫了许久,最终在丰收的喜悦中,召集麾下要员议事。

  “有人问我,镇远城效忠谁,估摸着许多人一开口便是大宋。”

  王贺眸子里多了亮光。

  “说到效忠,我有些个人想法。”

  文彦博,韩琦,狄青,梁沫……还有十余人。

  “巨子说效忠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