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86章 李献的后路_这个大宋不一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86章李献的后路

  钱财是谁的?

  对于百姓来说,钱财从不是自己的。每年赋税之余能温饱,他们便会由衷欢呼盛世来临。

  对于官吏而言,钱财也不是自己的。但他们可以巧立名目,上下其手,收受贿赂,把不属于自己的钱财收入囊中。

 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,朕即国家的帝王应当可以随意花用国财,比如说传闻中的酒池肉林,换了大宋帝王敢这般弄,御史的口水能把宫中淹没。

  所以要想花钱,宫中就得想由头,由头正确,宰辅也不好阻拦。

  比如说宫中年久失修,寝宫漏风,大晚上夜风吹的朕头痛。朕想弄点钱来修葺一番,谁敢阻拦?

  上行下效,臣子也巧立名目,为自己,或是为自己所在的衙门弄钱。

  这对于大伙儿来说属于潜规则,只要数目不大,御史都会睁只眼闭只眼。

  但今日这个潜规则却被人打破了。

  定远侯李献上了奏疏,请求把收支监管审核权放在三司。

  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
  “先生,您这是在捅马蜂窝。”文彦博蹲在厨房外面,很是愁苦,“人活着最大的乐趣便是花钱,您把这个乐趣给消除了,那些官员会把您恨之入骨。”

  “他们有俸禄,宫中也有收入。”李献坐在另一侧,手中拿着个小碗喝鸡汤。

  一口鸡汤顺着咽喉滑下去,温暖顺着流淌到了腹部,整个人精神一振。

  “可这年头谁会只靠着俸禄活呢?据弟子所知,宰辅们若是没有官家每年赏赐的钱财绸缎,家中仆役就得缩减三成。三司若是掐死了这个口子,您让官家用私库赏赐臣子吗?”

  “宽夫,这个大宋最大的问题就是,许多人把国当做是家。”李献讥诮的道:“我从家里拿些东西有错吗?对吧!上梁不正下梁歪,地方官吏也是如此。嘴里说要整顿吏治,自己却率先贪腐。”

  “您是……”文彦博突然身体一震,“您这是在整顿吏治?”

  商议新政时,李献说开局不可树敌太多,整顿吏治当缓缓。太后为此赞他知大局,识大体,可……

  三司支出的口子一紧,多少官吏将失去上下其手的机会?

  这不是整顿吏治是什么?

  “杏花。”李献喝了一口鸡汤,觉得差些意思。

  “哎!”杏花从厨房探头出来,一脸欢喜等着郎君指点。

  “我说过了炖鸡只需放姜即可,你加了什么?”李献蹙眉问道。

  “昨日买菜那边送了我香料,我放了一点点……”

  “不好。”李献把喝完的小碗递给她,对文彦博说道:

  “我对他们说过温水煮青蛙的故事,可没人当回事。如此,我便演绎给他们看看。”

  ……

  “他这是在整顿吏治!”太后看着奏疏,眼中多了恼意,然后莞尔,“他上次说的什么……温水煮青蛙的故事,那分明便是进言。老身没当回事,如今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