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54章 财帛动人心_这个大宋不一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54章财帛动人心

  范仲淹来信了。

  在信中他欣喜的提及了海堤修筑之事,说一切顺利。且还有个意外之喜,那些捐资人时常来工地查探,遇到麻烦事儿也会主动伸手。不少人甚至主动增资。

  ——民心可用!

  范仲淹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。

  ——老夫前日收到好友书信,信中提及当地商贾狡黠,以海外良种为由头,哄骗百姓凑钱,由商人南下购买。半月后商人失踪,百姓依旧翘首以盼,直至一人前往县衙询问,方知是行骗。

  这不就是集资诈骗吗?

  李献在回信中说道:“由此事可看出百姓盲目。百姓看事物直接,好或是坏,再无第三等可能。”

  而且百姓容易被蛊惑,有人说这是百姓愚蠢的缘故,可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。

  百姓一年到头就在田间地头干活,许多人一生都没走出过方圆二十里地,去哪获知外界信息?

  当别有用心者利用信息差去蛊惑他们时,在贫困线上挣扎多年,满腔怒火的百姓去哪来的辨别能力?

  “根子在朝中,在官府!在官吏!在那些自以为是神灵的蠢货身上。”李献放下毛笔,抬头看着门外的文彦博,说道:“宽夫,这个大宋,必须来一场从上到下的变革,否则不足以扭转乾坤!”

  “先生要彻底与士大夫们对立吗?”文彦博进来。

  “当下大宋谁在获利?”李献问道。

  文彦博几乎不用思索,“士大夫。”

  “这也是他们所谓与帝王共治天下的收获。”李献讥诮的笑了笑,然后问道:“你可能让一个挣大钱的商人舍弃自己的生意?”

  文彦博摇头:“他会杀了弟子。”

  “那么,你如何能让士大夫们舍弃他们获利的这个格局?”

  文彦博叹道:“弟子知晓会有这么一日,可……那是同室操戈。”

  “做大事,当怀菩萨心肠,持霹雳手段!”

  清晨,李献牵着马走出老鸦巷,外面看着竟然清静了许多。

  薛奎的霹雳手段起作用了,汴京治安为之好转。但李献知晓,这种好转只是暂时的。

  就如同百姓渴盼青天大老爷一样,当青天大老爷走后,他们的日子依旧如故,不会有任何改变。

  李献去了开封府。

  “走在街上我听到了薛青天之名,可喜可贺。”李献进了值房。

  “老夫知晓你在讥讽。”薛奎在理事,边上是判官张令,他对李献微微一笑,“巨子在那两个街区做的大生意,可是为了墨学?”

  李献点头,“是也不是。”

  张令深深的看了他一眼,“老夫拭目以待。”

  “老夫在开封府的时日不长了。”薛奎把文书交给小吏,起身过来,“过阵子老夫便会出使北辽。”

  “恭喜恭喜!”李献拱手,“回来后大概就该称呼薛公为薛相了吧!”

  “为官不易。”薛奎走出大堂,“至道三年老夫为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