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31章 肉食者鄙,踩他一脚_这个大宋不一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31章肉食者鄙,踩他一脚

  “先生那日说了,治国之道不可失衡,教化与富民必须同时抓……”

  狄青那日随侍在侧,觉得收获很大。

  文彦博蹙眉,“先生果真是这么说的?”

  关于治国之道,文彦博有些不同的认知,往日上课时他把疑问存在心中,今日却有些想和先生探讨一番的冲动。

  案几上全是试卷,边上还有册子记录分数。文彦博忙碌了一整天,狄青这几日告假帮忙,二人联手,也不过是审阅了一半,晚上还得抓紧。

  “自然是。”狄青说道:“先生目光如炬,官家听了很是受用。”

  文彦博不动声色的点头,直至晚上阅卷结束,他这才提着灯笼去寻先生。

  李献在整理教材,他最头痛的便是什么能教,什么不能教。

  虽然儒家不可能把他绑在架子上烧死,但若是太过激进,难免会被万夫所指。

  “宽夫?”李献抬头,“辛苦了。”

  “还好。弟子哄了狄青,说明日剩下的我来,他便继续阅卷。”文彦博坐下。

  李献叹息,“你明日有事在身,自然可以走,可狄青明日得进宫。”

  两个弟子斗法,把先生坑了。

  “进宫?”

  “宫中要选拔人样子。”李献也很无奈。

  “狄青的模样……说实话,但凡男人和他并肩走在一起,都难免会嫉妒。”文彦博莞尔,然后正色道:“弟子听闻先生说治国之道当一分为二,教化与富民不可偏倚。”

  “对,狄青告诉你的吧!”李献笑了笑。

  “是。”文彦博起身行礼,然后说道:“弟子以为,若无教化,富民只会让百姓沦为暴发户。奢侈浪费,大声呼喝,不尊规矩,唯我独尊……故而弟子以为,教化当为先。”

  文彦博的敏锐李献一直很欣赏,人若是骤然富贵,便会不由自主的膨胀,干出些过去自己鄙视的事儿来。林林总总加在一起,便是暴发户的模样。

  “你说的为师都知晓。”李献点头肯定了他的看法,“若大宋此刻处于盛世,百姓日子还好,那么我会觉着当以教化为先。可是宽夫,伱看事物要看深一些。”

  李献指指茶壶,文彦博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,师徒二人相对而坐,在烛光下侃侃而谈。

  “前唐的府兵制有赖于均田制,每个男丁确保能授田,如此,社会安定,人人踊跃从军。这是前唐强盛的基础。”

  李献喝了一口茶水,“均田制坏掉的原因有许多,人口增长是最大的缘由。均田制一坏,前唐的国祚也就到头了。即便是后来有几次看似不错的小中兴,可那只是回光返照。

  到了大宋,大宋不限制田地兼并,开国初便因土地兼并在蜀中引发了一场叛乱。即便如此,大宋依旧如故。”

  有宋一朝的起义几乎就没断过,根源便来自于土地政策失衡。

  “如今的大宋局势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